有時候會覺得很驚恐,我們的生活似乎都被FB這種社交媒體所控制,一旦在網路上搜尋了什麼,接下來就會被投放類似產品的廣告,看著看著,就有可能會撩下去..

這家香色就是這樣來的,它投放在Ray的FB,看起來似乎不錯,於是我就去訂位啦!
IMG_1219.jpg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湖口街1-2號
【電話】02 23581819
【營業時間】詳見 FB
【用餐日期】2023.5.26 晚餐

 

是說,這家香色沒有招牌,外觀就如同一般住家,甚至連大門都是關著的,我一度懷疑我是不是找錯地方..
IMG_1220.jpg

 

進去才發現裡頭別有洞天,但受限於老房子,天花板比較矮,門窗家具,都有一些歷史的痕跡。
IMG_1224.jpgIMG_1262.jpgIMG_1223.jpg

 

2023的春季菜單,單一價2,980元/人,主餐四選一,牛肉部分要加價。
忘了詢問能否單點就是。
IMG_1221.jpg

 

水可以選擇一般水或氣泡水,一般水不用錢,氣泡水一瓶290元。
IMG_1225.jpg

 

酒類也有紅酒白酒啤酒等可選擇,我點了一瓶蘋果啤酒180元。
IMG_1226.jpg

 

加水後就會膨脹的擦手巾,擦手的時候聞到淡淡的迷迭香氣,才發現他們加的水不是普通的自來水而已。
IMG_1227.jpg

 

前菜總共有六道(也太多XD),第一道是廣島鮮蚵 & 紐西蘭鹿肉。
鮮蚵被包裹在朗格爾起司裡,像從蚵殻裡挖到珍珠般;鹿肉則是放在以黃瓜製成的容器中,搭配香料及花生醬讓口感豐富。
IMG_1232.jpg

 

但我驚艷的是醃黃瓜的口感及剛剛好的酸甜度,很特別。
IMG_1233.jpg

 

第二道是宜蘭現流煙仔虎 & 日本圓茄 & 茴香,旁邊的黑點點有特別詢問是黑橄欖,象徵孕育萬物的大地啦。
記得現場還在跟服務人員討論煙仔虎是什麼魚,但現在已經忘了XD
一口吞下時只覺得香料植物魚肉的滋味全混在一起,圓茄的味道蠻突出,口感帶點脆,看來我對脆口的食材特別有好感喔...
IMG_1234.jpg

 

第三道是薩索雞腿 & 蘭姆酒 & 冬季松露。
服務人員特別介紹裝盛蕈菇醬汁的容器,是主廚在野外露營時得來的靈感,小火鍋形狀彷彿是野外露營時會用的鍋子,還特別擺了張畫著營火的圖卡看起來更有氣氛。
IMG_1239.jpg


薩索雞腿來自雲林,下方的雞蛋布蕾幾乎快跟容器合為一體。
IMG_1237.jpg

 

淋上蕈菇醬汁後往下挖,才意外嚐到雞蛋布蕾的美味。黑色的點點應該就是松露,味道還蠻濃郁的。
IMG_1242.jpg

 

手工麵包柔軟並富含麵香,吃不夠可再續。
IMG_1241.jpg

 

第四道是波士頓龍蝦 & 泡椒 & 白乳酪。
猛一看有龍蝦蛋餃的錯覺XD
看似蛋餃的皮其實是白蝦泥融合義大利麵粉擀製的薄片,吃起來很滑嫩。
醬汁是用蛤蜊提鮮、蒜苗鹹豬肉風味的白乳酪醬汁,看似濃郁,但味道算清爽。
IMG_1244.jpg

 

剝開餃子皮證實裡頭真有龍蝦,其實我沒有很喜歡吃龍蝦腳,有時處理不好容易有腥味,這家的龍蝦肉還不錯,味道鮮甜,肉質也算Q彈。
IMG_1245.jpg

 

第五道是兔肉 & 鹹蛋黃 & 花雕雞湯,看到兔肉時心裡有突了一下。
花雕雞湯上桌時本只有堆疊的雞肉,之後才淋上湯汁,看起來像湖中的小島似的。
IMG_1249.jpg

 

兔肉做成串燒形式,埋在大量的紅辣椒裡。
炸串裡除了兔肉外,還搭配了櫛瓜,看起來很辣,吃起來倒還好。
IMG_1247.jpgIMG_1251.jpg

 

第六道是海參 & 干貝慕斯 & 龍蝦醬。
這道菜有點貓膩,還有開蓋秀呢XD

 

看起來像塊牛肉的東西其實是海參肉包裹一整塊干貝!外層脆口裡頭紮實的口感相當特別。
IMG_1255.jpg

 

終於,主菜上來了。
Ray點的是羊小排,外頭點綴的是綠咖哩醬汁及豆腐乳醬汁,上方則是泰式風味的炒羊五花,一次吃到兩種羊肉口感。
IMG_1258.jpg

 

我點的是美國Prime牛菲力,搞工的是外層那一圈馬鈴薯泥。
它是用牛奶燉煮炸馬鈴薯所過濾出的湯汁,加上白花椰打成泥,吃起來有馬鈴薯的風味,卻沒有那麼厚重濃稠的感覺。
牛肉的口感就不用說了,熟度剛好,我也很喜歡只沾點海鹽的吃法。
配菜還有煎烤蘑菇及小洋蔥,中間則是鴨肝松露醬汁,隨個人口味沾附。
IMG_1259.jpg

 

終於來到水果甜點部分。
水果是用哈密瓜做成雪酪再加上醃漬的果肉,淋上蘋果白蘭地露,配上上方美麗的網狀餅乾一起食用,有點藉此開啟甜點之旅的感覺。
IMG_1264.jpg

 

好美的甜點啊。
左方是千層酥的餅乾,佐以檸檬香茅、香菜、薄荷糖醋凍等等,繽紛的顏色帶出春天主題。
右方那顆白色「雞蛋」則是香草椰奶冰淇淋,但不知道施了什麼魔法在我東拍照西拍照拖延了好幾分鐘後,居然完全不見融化的迹象,讓我一度懷疑真是冰淇淋嗎...
直到將它剖半後,才彷彿醒了似的,隨著時間流逝慢慢有融化的感覺,好神奇啊。
IMG_1275.jpg

 

到此,應該結束了吧。
卻沒想到,最後又上來了這一大盆茶與甜點的組合!
四杯茶,對應著四種甜點。分別是花蓮密香紅茶與小米黑糖蕨餅、台東鹿野紅烏龍與無花果起士塔、日月潭紅玉與黑芝麻瓦片煙捲、石門鐵觀音與麥茶瑪德蓮,口味也是由輕到重鋪排,對我這個愛喝茶的人來說,算是最完美的ending!
IMG_1278.jpg

 

這應該是我第一次吃完整的法式料理,每道菜都像在欣賞一件藝術品似的,而且餐廳有附上每道菜色很完整的說明,讓我們瞭解主廚的靈感與發想來源,品嘗起來也更能跟主廚共感。

不過這種各式食材堆疊的手法固然能呈現主廚的創意,但有時也失去的食材本身的味道,像第一道用起司包裹鮮蚵的手法,就讓那道菜完全吃不到蚵仔的滋味;此外,兔肉炸串也讓我一直很彆扭,吃的時候不斷會想到兔子可愛的模樣,本以為會特別用兔肉是想品嘗它有什麼特殊口感或甜味,但用了那種重的辣椒下去調味後,基本上換成雞肉豬肉牛肉這些常用食材都行吧,為什麼一定要用兔肉呢,害我吃起來有種揮不去的罣礙啊..

總之,這就是個體驗吧..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gela 的頭像
    Angela

    Angela's blog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