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姐姐的守護者開始,我一直就是Jodi Picoult的忠實讀者,她實在很擅長於製造矛盾的話題,比如說在「姐姐的守護者」裡,她探討了為了一個人是不是能夠生來成為另一個人的備品?在「事發的19分鐘」裡,描述一個高中生選擇在19分鐘裡復仇的心路歷程;而在「第十層地獄」裡,戳破了一個看似美滿幸福家庭背後隱藏的秘密。

而這本「換心」探討的議題我覺得更是令人為難,瓊的丈夫及大女兒被一個來自外地的陌生人薛•布爾能殺害,薛立即被逮補,並且被陪審團判了死刑。十一年後,瓊的二女兒克萊兒因生來就有嚴重的心臟疾病,已經到了必須要移殖心臟才能維持生命的地步,否則,就只能因心臟衰竭而死亡。在牢獄中得知這個消息的薛,突然不顧一切的說要將他的心臟捐贈給克萊兒!(圖片取自博客來)
換心.jpg 

薛要捐贈心臟,必須先處理程序上的問題。他原先的處刑方式是毒藥注射,不用說,這種方式他的心臟一定立刻失去功能,更別談捐贈。於是他的律師瑪姬跟教士邁可為了幫他尋找改變處刑的方式想了許多理由,坦白說,這也是我覺得這本小說有點難讀的地方,因為瑪姬的理由是「宗教」,她努力要讓法官相信這是薛的宗教自由,也是他得到救贖的方式,所以整本小說裡談了很多關於耶穌、聖經、馬可馬太多馬福音等等的事情,我看得有點吃力(對這方面完全不懂啊~),所以後來我也不太能理解為什麼法官最後居然同意了薛的請求,要求政府必須改變薛的行刑方式,好讓他完成捐贈心臟的心願。

即便解決了程序上的問題,瓊肯不肯接受還是另一回事。如果你是瓊,你會怎麼選擇?你願意讓一個殺夫殺女的仇人心臟,在自己另一個女兒的身體裡跳動嗎?但如果你不願意,你又怎能接受要眼睜睜看著自己女兒,惟一的親人死去的事實?所以在小說裡,瓊一直猶豫不決,一下子覺得自己沒辦法接受身體裡有著仇人心臟的女兒,一下子又被女兒心臟病發作要失去她的焦慮而淹沒,看得我的心也跟著揪結了起來…

故事發展到最後,卻出現令人意外的事實,薛,或許,並不是兇手!或者說,薛仍是兇手,但其中是有內情的。所以在他與瓊會面時,他曾說了句:「她(瓊的大女兒)死了比較好。」,這句話當時令瓊非常憤怒,認為是殘酷的兇手無情的話語,但如果其中是有內情的呢?薛「衷心的」認為在當時的狀況下繼續生活下去,瓊的大女兒不如死了比較好呢?同一句話,不同的解讀,卻有完全不同的涵意…

最後,薛還是被處刑了,他為了讓所有人的生活恢復常態,為了讓傷害減到最低,他扛起了所有責任,拒絕讓律師幫他辯護,堅持要被處刑,而他的心臟,也完美的移殖到克萊兒的身體裡跳動著。但薛就此消失了嗎?還是他以另一種形式在克萊兒的生命中得到延續?這誰也不知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