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大學時代曾在九份帶團帶了一個禮拜,讓我對這個小鎮有種莫名的感情,三不五時總想來拜訪一下,雖然她的樣貌與我大學時的記憶,已經越來越遠...
每次來訪的路線都很固定,我們會先把車子停到老街的後面,九份國小那一頭,再從那頭慢慢走下山,所以,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會是這幅山與海的景色。
今天的天氣不好,陰沈沈的,山下大約是14度左右,到了山上,就只有10度..
現在我都是挑非假日的下午來訪,雖說是非假日,但九份仍常常是人聲鼎沸,車水馬龍,日文、韓文、京片子、英文、中文、台語的交雜,常讓我在旁邊聽著聽著覺得有趣。不過,今天或許是天氣不好的關係吧,人潮少了許多,反倒讓我找回了一份幽靜。
九份的商店大致可分為幾類,一是賣食物的,甜點、肉圓、丸子湯、臭豆腐都有,最有名的當然是九份芋圓。雖然這裡開了很多家芋圓店,但我還是偏愛九份國小前的阿婆芋圓,原因大概是因為當時在九份帶隊時,恰好碰上冬至,為了要讓學弟妹以及小朋友們吃到熱呼呼的湯圓,我們幾個同學花了一下午的時間,在阿婆芋圓裡用手工把一顆顆方形的芋圓搓成圓形的湯圓!現在想想,大概只有在學生時代,才會有這種熱情跟功夫,在那邊搓湯圓吧~
九份的另一種商店,就是賣一堆懷舊的玩具,大大小小,琳瑯滿目,每家賣的東西其實都差不多,通常我都不會買,可是每次去都還是喜歡進去摸摸看看。
今年是豬年吧,所以出現許多金豬...
還有一種是木屐店,不知道是從哪裡開始的,現在幾乎許個景點都會有幾家木屐店,之前也曾經跟流行買了幾雙,後來發現自己並不是真的喜歡穿木屐,而是喜歡上那些花花綠綠的布...
另外還有一家叫玩皮屋,販賣的都是皮製品,漂亮的老板娘也可以按照客人的要求,烙印文字與圖案在皮件上,Ray就曾在這買了一個印有名字的手機吊飾。
老街的入口,大部分遊客都從這邊開始逛吧,大大的7-11變成明顯的地標...
往戲院的老街,很喜歡這種窄窄的石板路跟兩旁磚造的房子...
老街旁有趣的對聯,還蠻有道理的~
昇平戲院,據說曾是全台最大的戲院耶~
一直記得大學時代來九份時,有個像窗子的土牆,那時候很喜歡站在窗子的裡面,往外眺望窗外的景色,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沒見到那片土牆,後來才發現已被改建成一家咖啡廳,原來的土牆只剩一張照片了...
改建後的咖啡廳~
九份這有蠻多藝術家,做一些陶藝、畫作,之前來的時候有發現一家小店賣的東西都很可愛,杯子、盤子、琉璃項鍊等等,之前曾經買了一個據說會讓水更好喝的玫瑰杯,水有沒有更好喝我是喝不太出來啦,不過那玫瑰杯的紋路變得越來越漂亮倒是真的,而且啊,老板娘很漂亮又有氣質(因為老板娘很阿沙力的自動把琉璃項鍊便宜賣我了啦)...
回九份國小的路上,在吳泥人附近碰到這隻狗狗,很可愛,叫他去樓梯上坐著,他就會乖乖坐著,我則是剛好拍到他偷懶的時候...
其實九份一年一年在變,街上的商店一家一家開,也一家一家倒,幾乎每次來,都會看到新賣一種東西,也會發現一些商店消失(突然想到本來有家賣戚繼光餅的,好像也不見了?),臺灣人就是這樣吧,很喜歡一窩峰,搞得各地景點賣的東西都一樣,熱潮過了,倒的商店也一片。不過我還是喜歡九份,只要她那些磚造的房子,石鋪的階梯還在,我還是會想去在那些階梯小巷裡鑽來鑽去,感染一下那種寧靜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