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身為家中么女的她,理當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


就某方面來說,她的確是的,因為她是她父母為了患有急性前骨髓白血病的姊姊凱特,用醫學科技尋找與凱特有完美基因配型後,而生下來的。就如同安娜自己說的,我似乎是個不存在的女兒,除非與她有關。這句話道盡安娜的無奈。雖然她的父母向她保證:我們因此更加愛妳,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將得到的是什麼樣的孩子。」但,在安娜家中,她被想起的時間,都是在姊姊凱特發病的時候,當凱特需要白血球、幹細胞或骨髓,安娜就是供應這些東西的來源,隨傳隨到。


這本書探討了一個蠻具爭議性的議題,關於醫學科技與倫理道德。現代醫學科技的發展常是大幅躍進的,許多在年前或許還是絕症,或許在年後就發展出新藥可醫。這本書在談的就是,是否可以運用這樣發達的醫學科技,來「訂製」一個理想中的孩子?書中的主角看來很有正當性,是為了延續罹患急性前骨髓白血病的女兒的生命,才用基因配對的方式生下完美配對的妹妹,無限制的提供大女兒所需的醫療資源。但他們不愛小女兒嗎?不照顧小女兒嗎?或許也很難這麼說,只能說當兩個女兒的利益衝突時,他們優先考量的,會是大女兒凱特。


所以,在捐贈白血球、幹細胞及骨髓都無法使凱特的病情好轉時,最後,他們要求安娜捐出腎臟。有看出這中間的差異嗎?白血球、幹細胞及骨髓基本上身體都會再生,對安娜而言,頂多就是在捐贈時,必需挨那長長的一針,必需忍受那種痛楚。但捐贈一個器官就不同了,或許一個腎臟人仍能存活,但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仍未可知,尤其安娜只是個13歲,還正在發育的小女孩,但她的父母仍然毫無考慮的,就要求安娜捐出腎臟,直到安娜提出告訴,才發現原來一直自以為能公平對待兩個女兒的他們,其實是有著優先次序的選擇的。


這本書令我覺得很棒的地方是,每段每段故事都是由不同角色的觀點來敘述,所以可以看到安娜怎麼看這件事,凱特怎麼看這件事,她們的哥哥傑西怎麼看這件事,她們的父母又怎麼看這件事。從這樣的敘述當中,可以發現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立場,也有每個人的選擇,凱特生病這件事情,是怎麼樣影響全家人的生活與發展。這是我現在一直在練習的,不要那麼主觀,去接納別人的看法與想法,轉個角度看問題,或許就能減少很多衝突。



書中有很多文字,讓我看到會忍不住心痛一下,諸如:


「當他們輕柔的將凱特的臉翻到另一邊,她臉頰下的棉紙濕了。我從我女兒那裡學到,你不必清醒也可以哭。」


「我和凱特是連體雙胞胎,你看不到我們相連的部位,那使得我們很難分割。」


「如果妳有個姊姊,她死了,你會不再說你有個姊姊嗎?或者妳永遠有個姊姊,即使她不存在了?」


「我爬上床,床雖窄,但仍然大得容得下我們兩個。我把頭靠在她胸上,很接近她的中央導管,因此可以看到液體滴進她身體裡。傑西錯了──我來看凱特不是為了讓我自己好過一點。我來是因為,沒有她,我很難記得我是誰。



 


這是一個難解的習題吧,如果是你,你的選擇又會是如何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